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OFDC201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15-01-12

    作為專業從事有機產品和GAP認證的認證機構,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以下簡稱“OFDC”)一直以“關愛人類健康 保護生存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使命,堅持貫徹“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精神,始終秉承“公平、公正、 高效、求實、創新、持續改進”的服務理念,服務中國三農。
    報告期間:2014年1月1日- 2014年12月31日,并包含必要的歷史數據;
    報告年份:2014年(第三次發表社會責任報告)。
    報告范圍:報告的信息和數據來自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
    參照標準:《認證機構履行社會責任指導意見》。   
  
   
一、綜述
    1、歷史沿革
    OFDC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為國家環境保護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部。該中心的簡要發展歷程如下: 
    1989年,其前身加入國際有機運動聯盟;
    1995年與美國著名有機認證機構合作,開展美國、歐盟和日本標準的有機認證工作;
    2001年中心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權,起草了中國第一個政府主管部門的有機產品標準和認證管理辦法,該辦法于當年實施。
    2002年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從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獨立出來,成立全民所有制企業-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
    2003年經過多年的努力,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獲得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的認可,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國際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
    2004年中國有機產品認證認可歸口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中心參與了國家有機產品標準的起草和認證管理辦法的制定,是標準和辦法的主要起草單位。
    2009年OFDC獲得加拿大政府有機標準認可,認證中心按照加拿大有機標準認證的產品可以順利進入加拿大和美國市場,成為亞洲首家,中國唯一獲得此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
    2010年OFDC在國家認監委CNCA修訂國家有機產品標準和認證管理辦法中發揮了主力作用。
    2011年OFDC獲得歐盟委員會批準,被列入歐盟首批等效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自2012年7月1日起OFDC按照歐盟有機法規認證的產品可以進入歐盟市場,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此資質的有機認證機構。
    2014年,OFDC獲得美國農業部(USDA)的NOP認可。
    2014年,OFDC制訂了《有機餐飲標準》,已成功申報認證認可行業標準編制計劃。
    2、認證
    目前累計實施有機產品認證檢查10000多項次,發放有機產品認證證書10000多張;實施GAP認證百余次。
    從2014年OFDC頒發的有機證書數量分布情況來看,其中植物生產類證書為1098張(增加27.9%),加工類證書為215張(增長13.15%),養殖類證書為63張(增長3.2%)。2014年OFDC的業務量與2013年相比,認證數量穩定增長,沒有大幅增加或減少。同年度頒發GAP證書43張。
    二、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心對國家和社會的全面發展、自然環境和資源,以及出資方、員工、客戶、消費者、社區和政府監管部門等利益相關方所應承擔的責任。就其邏輯關系具體而言,包括六個層面:出資方-員工-客戶-消費者-政府監管部門/伙伴-社區-環境-文化。
    中心認為,認證機構作為雖然是營利性組織,以市場主體的形式參與認證市場競爭,但是從根本上來講,有機產品認證是一種自愿性認證活動,目的是推進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減少農村環境污染,保護農民健康,提高農民受益,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食品。因此,有機產品認證機構依然是公益組織,在提供認證時,除了考慮經濟、服務因素,更多考慮的是我們出具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在市場上的認可度,能否真正提供消費者和社會認可的質量擔保,傳遞信任,實現有機認證的社會價值。基于以上認識,中心尊崇企業社會責任,將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中心發展壯大的基本價值。
    三、相關舉措
    1、誠信經營,依法納稅
    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OFDC)的前身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部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成立時就以推動中國有機農業發展為己任,服務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者、加工者和貿易者,提供社會公益性的有機產品信任擔保。當時OFDC向社會提供的有機產品認證服務是一種非營利性活動,從業者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有機農業生產者、加工者和貿易者的普遍認可和尊重。2003年11月1日,國務院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我中心根據條例成立了具有法人資格的認證實體,認證主體也從非營利性組織轉變成為營利性組織,以市場主體的形式參與認證競爭。盡管法人的性質發生了變化,但我們始終堅持誠信經營,我們在提供認證時,除了考慮經濟、服務因素,更多考慮的是我們出具的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在市場上的認可度。正因為我們秉承此經營理念,讓質量保證成為中心的動力發展之源,不以數量擴張和占有低端市場為目的,我們能夠贏得絕大多數獲證組織對我們工作的認可,我們在提供認證服務時,能夠贏得認證尊嚴和社會尊重,同時有機產品認證業務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形成了較好的良性循環。
    中心始終將依法納稅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的最基本要求,長期以來如實申報稅額,及時繳納稅款。多年來,通過規范管理、及時培訓等各種方法。保證中心準確及時地按章納稅。2012年,江蘇省已實行“營改增”中心及時進行人員培訓、設備更新,順利完成“營改增”的稅制轉換工作。2013年度共納稅187萬元,比上年度增長26.07%。
    2、開疆辟土,國內率先引入有機概念
    1989年,OFDC 的前身將有機產品概念引入中國,一直堅持有機產品科研項目和有機產品認證工作,并編制部門有機產品標準和有機產品管理辦法,為中國有機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機產業在中國的出現,促進了中國農村經濟、生態環境的發展,消除了農產品國際貿易壁壘,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OFDC典型獲證組織貴州茅臺,多年來堅持進行有機生產,帶動貴州仁懷,習水和金沙三地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促進有機種植農戶增收致富,有機高粱價格比市場高出2倍多;鳳岡地處石漠化地區,有機茶的種植不僅帶動當時茶農走上致富之路,而且還促進退耕還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地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在中國有機認證早期,主要是針對出口,中國有機茶在歐盟和美國市場一時風頭無兩,消除了茶葉出口的貿易壁壘。
    3、注重能力建設,打造信任傳遞的核心力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OFDC始終將能力建設作為“器”,將能力建設放在首位,打造信任傳遞的核心力量。
   (一)加強認證人員隊伍專業性建設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認證人員隊伍的培養是質量提升的源動力。有機認證工作的技術性很強。認證工作人員既要了解國家有關有機產品行業的發展規劃、方針政策,又要熟知有機產品認證活動的相關業務知識。我們始終將培育、維持一支高素質的認證人員隊伍,作為提高中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針對有機產品認證范圍廣的特性,我們廣泛引進不同專業的人才,專業包括植保、農藥、農學、土壤、畜牧、食品加工、水產養殖、動物醫學、園藝、果樹、食品加工、林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環境化學等專業,覆蓋了所有業務范圍。目前,OFDC 共有52位員工,其中具有本科學歷人員占38%,碩士研究生學歷人員占54%,博士研究生學歷人員占4%。未來OFDC將根據檢查員所學專業,委派檢查任務,更好的執行檢查過程,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同時,加強了專業知識培訓,包括新標準宣貫培訓、檢查技巧培訓、法律法規培訓等方面,促進了檢查員專業能力提高。
    (二)加強專職檢查員隊伍建設
    2005年,國家頒布實施了有機產品國家標準,并構建了“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認可約束、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有機產品認證認可監管制度,該制度對有機產品認證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慮到兼職檢查員由于年檢查數量相對小,檢查經驗不夠豐富,部分人員責任心不強,持續受培訓時間短,派遣檢查任務時間受限制,認證機構對兼職檢查員約束力小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認證的有效性。從保證認證有效性角度出發,我們以此為契機,開始著力加強專職檢查員隊伍建設。2005年前,中心專職檢查員和兼職檢查員比例大約為4:6。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建設,預計本年度中心專職檢查員和兼職檢查員比例將達到8.5:1.5。
    (三)實施認證風險分級管理
    為了提高有機認證的有效性,降低認證風險,促進OFDC獲證組織持續改進,我們對OFDC有機獲證組織實施認證風險分級管理。我們采用評分和直接評價兩種方式。當兩種評價方式產生不同的結果時優先采用直接評價的結果。頒證委員會在認證決定過程中采用評分方式進行風險評價。認證認可部依據證后監督的信息做出直接評價,并交頒證委員會討論確定。風險級別判定以頒證委員會的決定為最終結果。
    根據對獲證組織的現場檢查以及日常獲取的信息,對獲證組織進行A、B、C三個級別分別管理。
    A級獲證組織:有機生產、管理體系以及認證有效性運作正常,持續改進工作效果明顯,按照評分標準認證的評價結果應高于95分(含95分)。
    B級獲證組織:有機生產、管理體系和認證有效性運作基本正常,能采取持續改進工作,效果較明顯,按照評分標準的評價結果應在61~94分之間
    C級獲證組織:有機生產和管理體系運作較為一般,影響認證有效性,并存在較多的不符合項,持續改進工作效果不夠明顯。
    根據獲證組織所處的風險級別,OFDC從檢查頻次、現場檢查人日數、例行檢查、追加檢查和未通知檢查時期的安排(如根據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安排與上次檢查不同的時期)等方面體現認證風險級別管理的差別。
    只有連續認證滿3年的獲證組織有資格獲評A級,連續認證未滿3年的獲證組織通常按B級獲證組織管理。一旦獲證組織發生認證的評價結果低于60分的,則按C級獲證組織管理。
    (四)加強對有機產品的銷售追溯管理
    近年來,關于有機產品銷售管理不規范的報道頻頻發生,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銷售超數量,品種銷售超范圍,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有機產品認證的信任。針對有機產品的銷售數量管理難的問題,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管理:1)與獲證組織簽訂誠信銷售承諾書;2)控制有機認證標志數量的發放,在有機認證標志制作上采用防偽技術;3)在國內首家規定有機產品認證銷售證書辦理程序;4)在國家認監委的批準下,率先進行一品一碼試點;5)對于產品銷售超數量,品種銷售超范圍的獲證組織實施暫停或撤銷處理。通過上述措施,較好地控制了有機產品的銷售。
    2012年度,OFDC聯合上海綠度追溯研發二維有機防偽追溯標簽及管理系統,在現有的在線有機產品防偽和查詢功能基礎上,以二維碼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成功研發了新一代二維有機防偽追溯標簽及管理系統,并率先在全國有機產品銷售領域使用。 二維有機防偽追溯標簽及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實現購前查詢功能。利用手機或電腦等智能終端,掃描產品包裝上的有機標簽,就可在線直接查詢到該產品的有機證書、認證機構、認證有效期、包裝規格等信息,實現了便捷的購前真偽查詢,免除了以往購買有機產品之前的擔心和疑慮,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提供實時信息統計功能:為認證機構、監管部門,以及企業生產提供消費者查詢和購買信息。 展望未來,這套系統升級版還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有機產品實時可追溯查詢。并在此基礎上開拓更多實用的功能,如企業資訊、行業動態、在線購物、有機資訊、有機消費體驗等,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2014年度,為加強客戶體驗和無紙化辦公,OFDCOFDC聯合上海綠度開發標簽和銷售證書在線申領系統并試運行。
    (五)申請國際認可,積極與國際同行互認。
    OFDC自成立以來,就一直以國際有機認證同行為學習和交流對象,積極開展國家同行交流,努力促進中國有機農產品的出口。在1997年,我們就聯合美國最大的有機認證機構OCIA在中國開展美國有機認證,并開創性地建立了中國的有機認證體系,成立了中國自己的有機認證機構。
    我們非常重視第三方(認可機構)對認證服務和管理的評價,針對認可機構提出的改進要求,做出持續改進,不斷提升機構管理水平,增加OFDC在市場上的信譽度。2002年,OFDC就獲得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認可,2009年獲得了加拿大食品檢查署(CFIA)的有機認證機構認可,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被加拿大政府認可的有機認證機構。依據加拿大有機法規和加拿大有機標準實施有機認證,OFDC認證的有機產品可直接出口到加拿大,并通過加-美有機等效協議進入美國市場,同時在有機產品包裝上可使用加拿大和/或美國的有機標志。2011年,《OFDC有機認證標準》已經被IFOAM認可組織IOAS評估為等效于歐盟法規,并被歐盟有機農業理事會(SCOF)正式認可,依據《OFDC有機認證標準》認證的有機產品可以直接或通過互認的形式進入歐盟等國際重要的有機產品市場,并可使用歐盟有機標志。至此,OFDC已經獲得了世界上主要有機食品消費國家和地區的認可,基本完成了與國際的接軌。
    2013年,OFDC啟動美國NOP認可工作,目前完成文件評審和現場評審,進入整改階段。2014年,OFDC已正式獲證美國NOP認可。
    4、加強對有機生產的研究,服務有機產業的長期發展
    開創有機農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實現。OFDC的前身是國家環境保護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研究室,有著比較深厚的研究基礎,我們一直依托環境保護部及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充分發揮自身科研能力的優勢,不斷從事有機生產技術的研究,使科學研究成為我們認證有效性提升的源動力。開展研究的內容包括有機農業和有機食品發展政策、法規、規章、標準、生產技術、有機農業對環境影響的評價、社會學等等。
    繼2011年度《壩上地區自然保護區有機食品開發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獲得環保公益項目立項,2012年,OFDC再次申請《有機農業生態環境效益定量化評估與管理模式研究》課題并成功立項,這兩個課題的研究將為有機農業有效提升認證有效性,并將為政府管理有機農業提供決策依據。2013年2013年度,參與申報認監委提出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課題項目“有機產品產地環境適宜性及區域優勢評價關鍵技術研究”的項目,并已獲得立項。
    2014年,為進一步引領中國有機行業縱深發展,OFDC制訂了《有機餐飲標準》,已成功申報認證認可行業標準編制計劃。
    5、為政府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早在2001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中國有機食品認證認可管理時,OFDC就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訂《有機食品生產技術規范》和《有機食品認證管理辦法》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國家認監委(CNCA)接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工作后,OFDC作為主要技術支持單位之一,參加了國家有機產品標準和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的起草和修訂的工作,還參與了國家“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標準的制定。另外,OFDC還為CNCA培訓國家有機產品檢查員培訓機構的培訓老師提供了師資支持,并參加了CNAS主編的有機產品檢查員教材的編制工作。OFDC先后共有3人作為CCAA面試考官參加對有機產品檢查員的注冊面試,3人被 CNCA聘為有機技術專家組成員,3人被CCAA聘為全國價格檢查員,2人被CNCA聘為WTO/TBT國外通報評議專家。
    2007年12月,OFDC承辦了首屆國家認監委舉辦的有機認證技術論壇。2008年,OFDC給國家奧運組委主席寫了一封公開信,其目的是提倡“有機奧運”和宣傳“有機概念”,并由金鑒明院士簽名,提交北京奧組委。另外,OFDC還參加了環境保護部“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評審,并承辦了全國環保系統有機食品研討會。
2012年度,負責主持國家認監委“有機產品認證環境適宜區意見征集會議”,參會人員有認監委、認可委、認證認可技術研究所、地方兩局和環保部代表,為有機產品的產地環境適宜性評估文件的修改獻計獻策,并承擔了后續部分文件的修改工作。同時3次為江蘇全省質監系統認證認可監管人員培訓班授課,重點講解了有機新政,對監管人員有效執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4年,中心參與編寫國家認監委組織的《中國有機產業發展報告》,同時參與江蘇省質監局組織的《江蘇省有機產業發展現狀》編寫,并且派員參加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的評審。
    6、開展宣傳,普及有機產品知識
    有機產業在中國是朝陽產業,需要大力宣傳和扶持。為了做好有機產業的宣傳,促進有機產業的發展,OFDC在產業宣傳方面做好三個“一”:“辦好一個講習班,辦好一份雜志,辦好一個展覽會”,具體包括每年一次的“全國有機食品信息交流講習班”,和4~5次的地區培訓班,直接受益6000人次,間接受益50萬人次;《有機食品時代》自1997年開始創刊,每年出刊4期。創辦了中國首個專業有機產品博覽會《上海國際有機食品展暨國際有機論壇》,自2005年以來已經舉辦了7屆,該展覽會為國內外有機產品生產者、加工者和經營者搭建了貿易的平臺,繁榮了中國有機產品市場。
    為了更好地加強行業交流,促進有機產業健康發展,2014年度OFDC舉辦1期全國有機產品交流及5次地區性培訓班。OFDC還為多地申報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
    7、加強社區共建,熱心公益
    多年來,OFDC一直熱心公益活動,多次參加街道社區組織的冬季送溫暖、汶川地震捐獻、特殊黨費繳納等活動,為社會、為困難群眾奉獻愛心。
    2012年度聯合中心所在社區蔣王廟街道策劃實施“世界環境日”活動,為社區群眾舉辦免費有機食品品嘗,有機知識解答,低碳消費等宣傳活動,促進了社區和諧社會關系。同時,多人次參加 “世界示愛日”活動,進行無償獻血。
    自2013年以來,OFDC每年組織環明城墻和環玄武湖徒步活動,宣傳綠色出行,節能減排。
    8、豐富員工生活,員工和中心共成長
    OFDC深知人才隊伍的建設是中心發展的根本,長期以來,除對員工進行嚴格的專業技能培訓外,還舉辦多種活動豐富員工的精神生活,讓員工身于中心工作有種家的感覺。2014年度,OFDC舉行環湖環明城墻低碳行和青年改革發展會議等各類活動,在活動中讓每位員工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心的文化,加強員工對中心的認同感。
    9、低碳經營,履行環境保護責任
    有機農業和GAP本身均屬于環境友好型農業的范疇,推動有機和GAP認證有效地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減少碳排放,有效地遏制農村面源污染。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增強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也首次在報告中被提及。雖然對于生態產品的表述各自不同,但毫無疑問,有機產品是生態產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有機產品的開創者,我們倍感鼓舞和振奮。
    除從事經營項目外,OFDC還加強加強辦公區域節能減排:在辦公系統的節能工作中,進一步強化管理,積極倡導低碳生活理念,制定了辦公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空調等能耗設備的節能降耗措施;加強電熱水器、電暖器等大功率用電器的統一管理;大力提倡無紙化辦公,充分使用網絡辦文;辦公區域采用節能燈具,對公共區域嚴格執行分時亮燈率,避免長明燈。
    四、展望未來
    OFDC必將堅持誠信經營的態度,堅持創新,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不斷推動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承擔中心的社會責任,認證履行各項社會義務,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